首页 > 每日新聞

黃埔珠江村舊改首開區全面封頂 970 戶村民回遷進程提速

2025-10-04

黃埔珠江村舊改首開區全面封頂 970 戶村民回遷進程提速

 

【本報訊】近日,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黃埔珠江村舊村改造項目傳來重大進展 —— 首開復建區 7 號、8 號地塊主體結構全面封頂。這一節點的達成,標誌著項目正式從主體施工階段轉入裝飾裝修與機電安裝新階段,也為 970 戶村民早日實現 「回遷夢」 按下了 「加速鍵」。

 

作為黃埔臨港經濟區核心起步區的重點項目,珠江村舊改選址於 「三山兩水三公園」 之間,地處廣州 「一江兩岸三帶」 關鍵區域,建成後將助力廣州進一步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功能。項目總建築面積約 90 萬平方米,涵蓋 13 個地塊,此次封頂的首開復建區總建築面積達 19.13 萬平方米,規劃建設 5 棟住宅樓,建成後可滿足 970 戶村民的回遷安置需求。自 2024 年 7 月首棟樓實現 「正負零」 突破以來,項目團隊歷時 450 余天攻堅克難,後如期完成 5 棟住宅樓的主體封頂任務。

 

「珠江村項目是改善型民生工程,承載著村民迫切的回遷願望,我們必須全力以赴。」 面對建設過程中的多重挑戰,項目負責人的話語堅定了團隊的決心。施工期間,廣州先後遭遇 4 次臺風侵襲及多次連續降雨,給戶外作業帶來極大阻礙。為應對惡劣天氣與工期壓力,項目團隊以 「履約就是生命線」 為準則,提前做好全周期策劃:通過梳理施工主線、明確工序穿插流程、繪製關鍵節點網絡計劃圖,推行 「空間換時間」 的穿插施工模式,充分利用工作面;同時優化勞動力配置,實行扁平化管理,確保流水施工有序推進,保障主體結構按期封頂。

 

安全是工程建設的 「生命線」。針對項目特種設備多、工序穿插頻繁導致的安全管控難題,團隊創新構建了全方位安全管理體系: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,將安全責任壓實到每一位人員;常態化開展管理人員、班組長、作業人員 「三級安全培訓」,提升全員安全意識;並通過技術優化與智能建造結合,從源頭降低作業風險。此外,項目首創標準層文明施工標準,從環境維持、材料節約、防護標準化三方面細化管理,並采用 「前期可周轉模塊化定型化防護 + 後期預埋鋼筋防護」 模式實現全周期動態管控。截至目前,項目已實現連續安全生產 710 余天,安全環保形勢平穩可控。

 

在追求效率與安全的同時,項目團隊更以 「品質四航」 理念為指引,將 「安全、舒適、綠色、智慧」 的建造標準貫穿始終。為提升施工精度與效率,項目引入實測實量機器人、室內裝修機器人、外墻噴塗機器人及建築清掃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。這些 「新同事」 的上崗,不僅有效減少人為誤差,還顯著提升了施工工效,為打造高品質宜居社區奠定堅實基礎。

 

隨著首開復建區全面封頂,珠江村舊改進程邁入新階段。據了解,首開復建區建成後,珠江村人居環境將迎來質的提升,村集體與村民生活水平也將同步提高,讓村民切實共享城市發展紅利。下一步,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將繼續以高目標引領,聚焦裝飾裝修與機電安裝環節,持續攻堅克難、創新突破,力爭將項目打造為城市更新標桿工程,如期兌現民生承諾,為廣州高質量發展註入新動能。


合并同类项.jpg